打胎药
来源:翠鸟资本
打胎药
文|翠鸟资本
近日,吉利汽车(0175.HK)发布公告,公司于5月7日向极氪提交非约束性报价函,建议私有化极氪(ZK.N),收购所有已发行及发行在外的极氪股份及美国存托股票(本集团实益拥有者除外)。
同时,建议购买价为每股极氪股份2.57美元或每股美国存托股票25.66美元,吉利收购剩余34.3%的股份所需要的现金将超过20亿美元。
打胎药 倘若私有化建议落实并完成,极氪将成为公司的全资附属公司,实现私有化并于纽交所退市。
打胎药 作为吉利控股集团旗下豪华智能纯电品牌,从成立三年闪电IPO,到如今上市一年便按下私有化按钮,极氪的资本故事的确称得上跌宕起伏。不过让人好奇的是,吉利为何突然要私有化极氪?这是否意味着资本故事讲砸了?还是说,这正是一次蓄谋已久、主动转变赛道的动作?
打胎药 1
不值得托市的估值
打胎药 其实,此次吉利私有化极氪挺让人意外,但是也不难理解,估值太低也许是一个原因。
时间回到一年前,2024年5月10日,极氪汽车发行价21美元,当日以28.26美元、涨幅34.57%的成绩完成首日交易。
打胎药 但此后,极氪的股价就开始高开低走,最低的时候不到20美元。截至私有化公告前,极氪股价仅22.59美元,市值57.4亿美元,显著低于蔚来、小鹏、理想等同样在美股上市的汽车新势力。
打胎药 事实上,在2022-2024年,极氪品牌销量分别为7.2万辆、11.9万辆和22万辆,其中在2024年,极氪品牌加上领克品牌(已被并入极氪科技集团),已经超过50万辆。在豪华纯电市场中可称得上相当亮眼。但美股市场仍然对于极氪的估值很不友好。
打胎药 问题出在哪?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。
首先,极氪在产业生态中的独立性存在短板。
打胎药 其核心生产设施与三电技术体系高度依赖吉利集团的资源投入,这一现状导致极氪的财务结构承压明显。截至2024年底,极氪资产负债率高达1.31倍,远超行业平均水平,引发市场对其独立运营能力的质疑。
其次,产品竞争力面临挑战。
打胎药 极氪当家车型001和007销量遭遇“滑铁卢”,2025年3月单月销量分别跌至0.3万辆和0.5万辆。面对小米SU7、小鹏P7 +等新晋竞品的强势突围,极氪未能及时巩固市场优势,产品矩阵的市场响应力亟待提升。
打胎药 最后,资金链的紧张局势加剧了估值压力。
2024年末,极氪账面现金储备仅90亿元,与小鹏420亿元、理想超千亿元的资金规模形成巨大落差。在吉利集团战略重心调整的背景下,极氪难以持续获得外部输血,资金缺口成为制约其发展的关键因素。
打胎药 更深层次的压力来自中美博弈。2025年4月,美国证监会启动中概股退市调查,虽未将极氪列入“预摘牌名单”,但合规成本已蚕食融资能力。一年来,除了IPO融资,极氪再无其他融资动作。作为上市的主要目的,没有融资便失去了意义。
打胎药 上市是为了利用资本杠杆撬动市场化的资金,同时给老股东一个退出通道。在极氪短暂挂牌的1年里,两个任务都没完成好。对吉利而言,这样长期垫底的估值显然不值得继续托市,极氪继续留在美股意义不大。
2
打胎药 回归一个吉利?
不过,极氪美股退市从来都不是终点,而是吉利可能在为未来运作铺路。
此次私有化,也被视为吉利汽车在电动车领域的一次豪赌。极氪作为吉利汽车旗下的高端智能电动汽车品牌,承载着吉利汽车在新能源领域的战略希望。
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表示:“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日益复杂的经济环境,我们将审时度势、根据《台州宣言》精神,持续推动汽车业务整合,回归一个吉利。同时我们仍将保持与美国和国际资本市场的密切沟通与合作。”
打胎药 在新能源汽车加速主导市场的浪潮下,中国汽车市场已经很难找到未被完全开发的增量市场。在产品陷入同质化,技术迭代趋于放缓,汽车公司博弈的重心不仅是技术领先和产品定义,更重要的是成本比拼和价格竞争。吉利曾凭借多元化布局积累的众多品牌与车系,反而逐渐显露出资源分散的弊端。
去年9月,集团管理层都去了吉利当年的第一座工厂——台州临海基地学习,并发布《台州宣言》,点明“聚焦、整合、协同、稳健、人才”五大战略,推动汽车业务整合,回归“一个吉利”。
随后,大刀阔斧的品牌整合开始了,包括吉利几何、翼真(LEVC)和雷达纷纷并入吉利银河,领克并入极氪并成立了极氪科技集团,吉利旗下电池业务整合并成立全新电池产业集团——吉曜通行等。
打胎药 品牌收拢,降本增效的效果立竿见影。极氪科技集团CEO安聪慧曾表示,仅仅是整合了极氪和领克,就能减少研发投入10%-20%,研发费用率预计从11%降到6%,BOM成本(物料成本)预计降低3% 以上。无形的管理成本更大幅减少,反哺到售价上的竞争力,也转化为极氪面对小米、鸿蒙智行等对手时的底气。
打胎药 所以,极氪私有化,绝非简简单单的“回来”,而是为了进一步落实《台州宣言》,聚焦汽车主业,提升资源利用效率,深化品牌协同的重要步骤,将强化吉利汽车在智能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全球竞争力。
打胎药 简单地说,吉利汽车想打造的是一个“四驾马车”的格局——极氪主攻豪华科技领域,领克负责新能源高端市场,吉利银河和中国星则覆盖主流消费区间。这样一来,从10万到50万+,吉利几乎能覆盖所有细分市场。
打胎药 3
打胎药 资本算盘
打胎药 有意思的是,吉利宣布私有化极氪的当天上午,5月7日,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表示,创造条件支持优质中概股企业回归内地和香港股市。
考虑到最近的中美形势,中概股可能会遭遇一些不可预见的难题。特别是,4月时,美方回应“会否将中国公司踢出美股市场”时表示,“在关税谈判中,所有的政策选项都是可能的”。
打胎药 而4月中旬,香港财政司司长陈茂波表示,若在海外上市的中概股希望回流,必须让香港成为它们的首选上市地。
打胎药 这种时间点的巧合,让人不禁浮想联翩。极氪会否效仿360、澜起科技等公司,先从美股私有化退市,再寻求A股或港股上市?
打胎药 虽然强调要“回归一个吉利”,但李书福已经投资了9家上市公司,包括吉利汽车、沃尔沃、极星汽车、亿咖通、钱江摩托、汉马科技、路特斯、力帆科技和即将退市的极氪汽车。
事实上,企业内部资源整合与外部上市融资并非互斥关系,只要做好资产规划、理顺关联交易,反而能够实现协同发展。
而且,当前支持中概股回流的政策东风,更能让极氪的价值,在港股发挥出来,这从另外一些巨头的动作也可以侧面印证。从宁德时代、与华为深度绑定的赛力斯等公司纷纷启动了港股IPO,到另一些消费类公司如老铺黄金、蜜雪冰城在港股上市后,市值大涨,带来巨大的财富效应。
打胎药 或许,这也是吉利对其造车资本化路线的修正。几年前分拆极氪冲击美股,为的是那广阔的全球市场和热钱;如今选择私有化,转向港股市场,则是期望在新的政策环境与市场机遇下,谋求更为光明的未来。
打胎药
转载请注明来自打胎药,本文标题:《打胎药极氪上市仅一年就被私有化,吉利在下一盘什么棋?》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